1)241.黑衣人的插曲_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上舞台李安直接坐到钢琴前,落座,调试琴凳和坐姿,接着抬手开始了练习。

  整个练习过程像他参加比赛前那样,从大约70拍速度的C大调高抬指音阶开始。

  钢琴每一次响起都像是被两跟铁铅击中,发出凝实的强壮音响。

  通常李安从这条音阶开始都就意味着接下来是一段漫长而不时激情的热身。

  比赛归来的这大半个月,今天是李安第一次进行热身。

  没有什么特别目的。

  音乐会今晚十点就会结束,他也该回归日常练习了。

  大约从季洋艺考结束,或是年后归来,这他现在说不好,总之他要制定一个新的练习计划了。

  从备赛到这场音乐会,期间他的脑海中已经储存了许多将要练习的内容。

  比如接着车尔尼299,将后续进阶的740从头到位再练一遍。

  比如继续解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级中的那些他还未曾掌握的曲目。

  期间不管生活有多忙碌,他认为他都应该加入一些如穆索尔斯基、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等近代作曲家的钢琴作品。

  贝多芬作品+近代作品,这样的穿插练习,从时代跨度上来说着实有些大。

  李安也没什么有逻辑基点的思考在其中。

  成千上万的钢琴作品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比起半年前,2022年初的他不过深入了一些而已。

  而浅尝的代价就是越发感觉到自己的微不足道。

  哪怕是他目前最大的技术利器,手指跑动技术。

  很多以手指着称的大师指下,在其年轻的时候就能字清晰流畅的乐句中演奏出万花筒一般的声音,随时随地打开手机聆听,都会让他直观的看到那些丰富多姿的声音变化。

  而同样的速度,同样的作品,同样的年轻,李安只觉得自己弹奏出来的乐句只有一种声音效果。

  参照大师去做对比显然给人一种以卵击石的画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师们也是从第一次见到钢琴开始之后才走向非凡之路。

  李安想了解的是大师们在他这个阶段是运用了何种方法在手指技术上进行了新的突破。

  所以无论从个人曲库的搭建还是个人技术的提升,他依然需要一名老师。

  费因伯格的残缺手记他已经吃的差不多了。

  或许接下来他能从林幽幽那里得到一些不错的建议。

  毕竟对方在维也纳经过了一遍系统的学习。

  “当。”

  随着舞台上空一组轻巧的和弦音消失殆尽,李安起身扣下琴盖,离开了舞台。

  距离音乐会还剩四个小时,他结束了带着无限遐想的热身。

  重新带好口罩围巾走出红楼,迎面一阵小风吹来,直击脑门,让人清醒了许多。

  门前的巨幅海报哗哗作响,李安望去,海报上的贝多芬在寒风中还是那么庄严,一旁的他也不赖,比起录制决赛VCR的时候,他的举止和神态显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